研院动态 | 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共探低空经济合作新路径

时间:2025-04-17发布:吉大研究院

近日,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吉林分局、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一行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考察交流。双方围绕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飞行服务指挥系统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升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院长张洪海陪同交流,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吉林分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于忠海,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产业院长温思博参与本次调研。

随着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效、安全的飞行服务指挥系统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需求。交流现场,张洪海详细介绍了自主研制的天城无人机云系统。该系统通过融合5G、北斗、雷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能够监管全国范围内的无人机运营人、操控员及无人机,为各类低空运营用户电子围栏预警告警、飞行态势实时监视等飞行服务,支持监管方对无人机运营企业或个人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风险处置建议措施,是民航局批准的全国首个具有 SORA 运行风险评估能力的无人机云系统,为未来大规模低空交通管理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于忠海指出,吉林省作为低空经济试点区域,正积极构建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希望借力南航在航空领域的科研优势,共同探索指挥系统标准化解决方案。温思博介绍了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在低空智能管控、空域数字化等领域的技术积累,重点分享了研究院在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的应用成果。双方一致认为,整合吉林省的区域资源、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的科教产业资源与南航的航空科研能力,有望在低空通信、智慧监管等领域形成合作示范。

此次交流为后续进一步战略合作奠定了基础,旨在推动飞行服务系统在重庆、吉林等落地实施,为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新动能。

关于南航国际创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简称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10月,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校地融合、开放共享、协同创新”为合作理念,着力打造的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研究院坚持“一院、两心、三化”的总体定位及“四产、五共、六合”的发展理念(“123∙456”战略),依托跨学院多学科交叉融合团队,围绕低空基建、空管服务、低空物流、空中出行等重点领域,开展先进技术集成攻关、系统装备研发制造、法规标准规范论证及行业示范推广应用,为军地民各类用户提供集规划咨询、技术转化、产品研制、设施建设、人才培训、商业运营等于一体的定制化、系统性解决方案,为加快构建安全、高效、经济、绿色、规范的城市空中交通体系提供全面支撑和先行示范。

返回列表